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 > 按公文种类分类 > 同政办
索引号: 11632321015044137H/2025-00005 发文字号:
发文机关: 发布日期: 2025年03月06日
 
同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同仁市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的
若干措施》的通知

 

 

乡镇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同仁市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已经市人民政府党组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同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36

 

同仁市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为发挥同仁优势,推动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产业“四地”,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多渠道吸引外来投资,推动全市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根据中共青海省委办公厅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青海省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若干措施〉的通知》(青办发20253号)文件精神,结合同仁实际,制定如下措施。

一、完善工作体系

(一)强化统筹推进。建立招商引资工作专班运行机制,实行双组长工作制,按照“管产业必须管招商、管行业必须管招商”的要求,指导各乡镇、各单位及园区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各乡镇、各单位及园区要按照招商引资年度分解目标任务,结合自身职能共同抓好招商引资工作,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用好本部门资源,梳理研究产业动态、行业政策等,定期向相关部门提供有效信息,为实施精准招商提供支持,推动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增质提效;要素保障部门要为项目落地提供保障服务,推动形成政府履行主体责任、招商主管部门统筹、行业主管部门协同、要素保障部门联动的招商引资工作新格局。

(二)突出招引重点。围绕培育体现本地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产业“四地”建设,紧扣特色农牧业、中藏医药、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新能源、绿色算力、制造业、生态旅游、服务业、数字经济和房地产开发等一二三产业龙头企业开展全面招引,实现重点产业领域招商引资新突破。

(三)压实工作责任。市委、市政府将招商引资摆在突出位置,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全力推进落实。市政府主要领导将招商引资作为重要工作内容,亲自谋划部署、亲自对接洽谈、亲自推动落地;政府招商分管领导统筹本市招商引资工作,常态化调度招商引资项目谋划、论证、洽谈、签约及落地工作;市级其他领导包联招商引资项目,各乡镇、各单位及园区主管领导加强协同配合,统筹本领域招商引资和要素保障工作,全力保障招商项目快速开工入库、竣工达产、入规入限。

(四)加大部门联动。由市政府招商引资工作专班负责招商引资统筹、协调、推动、落实,分解下达年度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开展督查、考核和评价。市招商主管部门负责编制项目库、政策清单和产业链招商图谱,组织开展重大招商活动,协调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推进项目谋划、论证、洽谈、签约及落地。各乡镇、各单位及园区负责制定本领域产业规划,开展优惠政策宣传解读。要素保障部门研究制定本领域支持招商引资政策措施,加强“三通一平”等要素资源保障,营造人人参与招商引资工作的新氛围。

(五)完善招商机制。建立项目储备机制,市招商主管部门广泛征集项目信息,筛选符合本市产业规划、要素资源有保障的项目,形成招商引资项目库。优化项目推进机制,市政府、招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和要素支撑保障部门统筹各类要素资源,协调推进项目洽谈、签约及落地。建立项目包联机制,市招商主管部门建立重点招商引资签约项目清单,落实县级领导干部联系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制度,对项目实行月调度管理,协调推进项目落地建设。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在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各乡镇、各单位和园区年度目标责任(绩效)考核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力度,重点考核招商引资项目履约率、开工率和资金到位率。

二、创新招商方式

(六)深化产业链招商。以特色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为目标,围绕《同仁市产业链招商图谱》及《同仁市招商引资项目库》,聚焦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新能源开发、文旅融合发展等特色产业领域深化产业链招商,通过参加各类贸易推介会或举办招商专题活动,有针对性引进一批适合同仁的优秀项目,培育产业新增长点。同时,做好项目落地跟踪服务工作,提升项目开工率、履约率。

(七)拓宽以商招商。高度重视链主企业、商会联盟、行业协会等主体在招商引资中的桥梁纽带作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充分借助同仁商会、同仁餐饮家协会、已落地企业家的行业影响力和人脉资源,调动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服务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积极性,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大力招引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以企招企、以企招商,串珠成链,形成招商强磁场。完善以商招商激励机制,对成功引荐项目的企业给予实际奖励。定期组织已落地企业开展交流活动,收集企业需求,提升服务质量,增强企业满意度,鼓励其积极介绍新的合作伙伴。

(八)加强会展招商。充分发挥展会招商针对性强、规模效益高、传播效果好的综合优势,最大限度释放展会招商的“虹吸效应”。强化各类洽谈会、进口博览会、招商推介会等重要会展平台的招商引资功能,高质量组织参加重点展会活动,加大对外宣传推介,积极捕捉招商信息,多种途径获取招商动态,主动寻找合作商机。遴选龙头企业多、先进技术强、产业链完善的地区,通过举办重大招商引资推介活动,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及时掌握企业投资动向,充分展示我市资源优势、投资环境和重点项目,促进交流、吸引投资,年内赴省外组织不少于5次的专场招商活动,把展会活动带来的流量和人气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投资项目。

(九)加强载体招商。立足本地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通过“农体文旅商”为载体,多渠道开展引流和外宣,多层面促进合作与交流,吸引优秀企业来同发展,推动优质项目加快向高品质载体集聚,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三、用好援扶机制

(十)发挥援青干部作用。积极发挥援青干部组织协调作用,协助受援地党委和政府及相关单位赴援扶省市主动对接,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全力支持同仁高质量发展。

(十一)推进交流与合作。发挥援青工作机构及援青干部桥梁纽带和协同配合作用,组织开展产业对接、商务考察、项目推介、项目洽谈等工作,引进帮扶单位或关联单位的资金、项目,并做好项目跟踪服务,推动项目顺利落地。组织援青干部与当地有影响力的企业家召开招商引资工作座谈会,共同为同仁招商引资工作建言献策,助力优化投资环境,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地,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强化支撑保障

(十二)完善扶持政策。进一步修改完善同仁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奖励办法,并加大招商优惠政策宣传力度,及时为企业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积极为企业争取资金、政策支持,让政策文件的白纸黑字真正变为惠企利企的“真金白银”。

(十三)强化生产要素保障。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对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各部门相互协作,通力配合,依法依规全力确保招商引资项目“三通一平”等生产要素的保障供给,让企业拎包入住,实现项目落地生产要素零缓存、零等待。 

(十四)优化项目服务保障。统筹市、乡两级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工作,建立“管招商、管项目、管企业、管服务”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实施重大问题集中会商,推动问题限期解决,对复杂疑难问题提级推进,及时协调解决企业诉求,打造招商项目服务闭环。常态化开展助企暖企行动,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十五)加大专业培训力度。实施“招商能手、服务专员”培训计划,不定期组织党政干部及招商工作人员赴先进地区开展招商引资考察交流学习或专题培训,提升招商队伍素质,提高专业招商能力,增强招商服务意识,规范招商引资行为。

(十六)加大企业用工保障。建立企业人才需求信息库,围绕全市重点产业发展,择优引进各类人才。开展城乡劳动力就业促进行动,组织开展“援企稳岗服务百企”活动,动员引导本市城乡劳动力进入企业和重大项目务工。加大省内外劳务协作机制,赴省内外劳动力富集区招聘务工人员,解决企业用工难题。

五、优化营商环境

(十七)打造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扎实开展“企业大走访”活动,做好法治宣讲、法律咨询等服务活动,合力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开通涉企案件绿色通道,案件办理全流程提质增效。严把项目“程序关”,严格审查项目资料,确保项目程序合法合规。严把规范性文件“审查关”,清理不符合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文件。畅通涉企行政复议咨询、申请渠道,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十八)强化市场公平竞争。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潜力充分释放,确保招商引资企业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等方面享有同等待遇。坚持因地制宜,完善政府诚信履约机制,依法依规兑现招商引资协议,防止重许诺、轻兑现,切实提高招商引资工作的精准性、实效性和信誉度。强化对企业诚信经营的激励约束,坚决避免恶性竞争,对损害营商环境的相关主体严肃追责问责。

(十九)提升涉企政务服务效能。统筹推进“放管服”改革、数字政府和党风廉政建设,完善跨部门办理业务流程,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持续简化招商引资项目手续,实现“即来即办”,让企业“降本降负、轻装上阵”。落实政企会商、“包抓联”等制度,用心用情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着力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

 

 

 

 

 

 

 

 

 

 

 

 

同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36日印

 

相关解读